找到相关内容715篇,用时8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心的解脱

    化也化掉,这个病根除去,将是制造一切烦恼的原因。祖师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妄念起来,好似心猿意马一般乱跑乱跳。其实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觉察这个念头的起,而任这...超凡入圣呢?又如何能心解脱、慧自在呢?第一,观心之法。观此心念之生处,即刻察觉观照,妄念就出来了。第二,观外为尘。观一切外尘俱为不实之假相,心对外境概动心。第三,观因缘法。一切事物,皆由因缘生灭,...

    乐崇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0757468.html
  • 为性如法师封棺谈往事

    朝圣,访问团团长了中法师,坚持要我为你封棺,但我不会说法,我说的可能是你欢喜听的话。我不管你听不听,我要说的都说了。最后再送你四句话:  带文朱 死带文去  撒手离尘世 犹如茂花落...我们今天谈佛法,来谈谈我们的过去。我们由相见到相识,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在这三十多年的前十年,你我同在善导寺赶经忏。我们之间的感情,说好不好,说溪揍,我们彼此之间,不管是谁的心理不平衡,吵吵闹闹是...

    夕 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2268378.html
  • 修学戒定慧的重要性

    说:“在於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出,不动退,常住一相。”《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说:“为度众生,以巧方便,精进修习相应静虑,无相正智犹如虚空...如果我们能精进修学“三无漏学”,使烦恼妄心逐步由伏而断,便能踏上解脱之路,而漏落於生死。而且只有学戒持戒,得定开慧,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开悟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的道理,树立起佛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徐恒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0968689.html
  • 信心铭

    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 心 能随境灭 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 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 齐含万象 不见精粗 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 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 转... 信心铭 僧璨大师著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识玄旨 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 无欠无余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51375197.html
  • 印光法师答:没有信愿,能仗佛力往生吗?

    问: 没有信愿,能仗佛力往生吗? 印光法师答: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且无论阿弥陀佛四字现者,不得往生。即现,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不愿故,以求佛...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即出轮迥。五祖戒,草堂青等,即是确证。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相符契矣。 蕅益云,得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铁案...

    印光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20215478890.html
  • 知福与惜福

    聊天: 一个问另一个:有钱了你首先做什么? 另一个说:我闲着,什么也别做。 一个说:你现在不是闲着了嘛,你还要钱做什么? 那一个服气,说:有钱我可以不断地吃呀! 一个说:你不是说过,算命先生给你算过命嘛,你生来带了多少粮和油?说比别人少得多,你吃完了不是要命归黄泉了嘛?你还是省点吃,留命看世界。世界多精彩呵! 那一个说:你说的也是。这人好说。你说是不是? 一个说:是啊! 有一年,我到云南丽江...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93181418.html
  •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关于认识魔障的教言

    、安住于空性境界之人;三、誓言非常坚定之人;四、蒙受诸佛菩萨加持之人,这四种人容易被魔业束缚。 其实,魔业的形式比较多。《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中说,喜欢小乘、喜大乘,是一种魔业;对密宗起...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关于认识魔障的教言 魔障, 教言, 认识 (上略)尤其是愿众生离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行为上尽心尽力地行持六度万行,同时愿他们蒙受诸佛菩萨、善知识的垂念加持遣除修行中的一切...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0333991034.html
  • 南怀瑾老师谈禅宗与净土---禅海蠡测节选---感悟念佛禅

    已灭,灭追往,后念未,未引,当前一念,既前著边,后落际,当下即空。此之境界(此无一空之境界,姑以境界名之),在净土为唯心净念之开端;在参禅为三际断空,明见此心之初曙。到此无论参禅或念佛,即...古今,始终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隔于毫端。”弥陀自性,非一非异,为后进众生,开此方便法门,岂止大悲愿力所必具,亦维系慧命之要著也。况一心念佛,遍含百千法门于一乘。无念一心,正是如来所加护。禅宗见性...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0334091036.html
  • 浅析佛教的世间忠孝观

    彼此之间的一种关系,尽到应有的责任,平时固然要喜乐同享,忧戚与共,临到最后抉择关头,尤其要死渝,绝不背信,如同“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贞”一样。   圆满的意思:既然能够专注贰,不计成败地去竭尽...发扬?这些问题,若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可分成四个部份:   壹.世间忠孝的意义   在过去的时代,要做一位忠臣很困难,因为忠臣要对君王绝对的服从尽忠,没有条件的奉献牺牲,所谓“君要臣亡,臣亡不忠;...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3795605.html
  • 佛教的真理:十二因缘

    ,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此才能究竟解脱。以上的流程称之为「还灭缘起」,反之,称为「流转缘起」。十法界当中的缘觉圣者虽然逢佛世,但能够从十二缘起的流转、还灭现象了悟「非非灭」的真理,因此称为「缘觉」。   《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因为思惟十二因缘的真理而开悟证果,而后因为悲悯众生「不解十二因缘法,流转生死,无有出期,皆悉迷惑,...

    佛教|十二因缘

    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113143325792.html